夏日随笔
李勇
六月,已进入盛夏,身在这座城市,无不时时处处感受着她的“热情”。这也不由使我想到,以前的夏天和现在的夏天的不同,虽然都是热,但感觉现在更热,这不仅是体感的感受,也是心里的不适。过去那句老俗话“心静自然凉”放在当下似乎已不适应了,因为太多的人的“心”已不能静下来了。
【资料图】
天热,易心烦气躁,现在的人们尤为如此。人人似乎都有使不完的劲,干不完的活,想不完的事,发不完的牢骚。稍有不顺便气上心头,火冒三丈;轻则积虑于心,重则惹出事端。这天热也就成了这一切的助燃剂。
想起六七十年代的夏夜,如一条慢慢流淌的河流,一家一户,一个院子,一条街,都是这条河流的组成。吃罢晚饭收起碗筷,把灯一关人们便在院子里或去街上乘凉,家里顶事的男人这会儿显示出来在家的上位。
他们把躺椅在屋门外一支,旁边放一方凳,上面摆上茶壶茶碗。有小收音机的再把它放在地上,然后手摇一把蒲扇往躺椅上一趟,一边喝茶,一边听着戏匣子,那才是心静自然凉,悠然又自得。女人们呢则凑在一起说着东家长西家短的趣事,爱看书的人惜时如金,他们抓住天黑之前的最后亮光手捧一书坐在院子里的一角沉浸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
那时看书得到省图书馆去借,是有日期限制的,所以得抓紧看。家里的半大小子这会儿要么在街上疯跑,要么一帮人在路灯杆下打扑克、下象棋,争争吵吵地很是热闹。那时,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人们依就井然地生活着。街上人来人往,大门洞里人进人出,有意搭无意搭地对话,不知不觉地降温着化解着由于天热所带来的内心的不适。
心静能自然凉,而在这夏夜里,不时有笛声悠扬,或二胡婉转声飘然而至,它在这盛夏的夜里,在这街弄里如丝如滑地游走着,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吹笛人,拉二胡的,也许正在某个深院的石榴树旁或水井边如痴如醉地独自吹拉着,曲子有凄凉的,有欢快的。别人听得无意,却也许是他们自己的故事,曲声悠悠,微风徐徐,此时此刻无风胜有风,一笛一弦如一山泉小溪流过人们夏日的心境,感到袭来的清凉。
一个老院子,就是一个小花园。六月正是花草茂盛的时候,傍晚吃过晚饭,邻里间一起伺弄花草是一件很惬意的事。牵牛花、紫茉莉等等,这会儿正是盛开的时候,红红黄黄的争相斗艳,若不修剪就得长疯了。满院花草,满院芬芳,一边拾掇着,一边对这些花"评头论足"不知不觉这盛夏的"热"也在这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现在,从乡村到城里,人们纷纷住进了单元楼。封闭了空间,也封闭了人们的内心。不接地气的生活,看似文明了,现代化了,实则是许多的条条框框限制了人们的行为和内心的需求。一天劳累后无处慰藉的心灵,男人们在烧烤摊找到了归宿,女人们则在闹市的街头如尸人般跳着广场舞,到处充斥着骚动和不安。直觉这夏夜不仅空气是热的,而内心更是燥热,哪还有“心静自然凉”?
作者:李勇,济南人,文学爱好者。
壹点号 侯保军,山东作协会员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