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心怀感恩与“你”同行(散文)
(资料图片)
文/杜成仓
心怀感恩,心灵就会多一份安宁、自信。
心怀感恩,心中的丑陋自然消弭,与善良和爱同行。
——题记
邂逅,出于个人嗜好,我便对《山泉》这本校园文学情有独钟,但偏偏没有机缘钟爱,更没有艳福分享她给予我的卷帘与遐想,追求与梦想。
这梦一度成为奢望,一度搁浅抛锚。
2014年9月我调入隆德三小工作。一个周末的晚上,天寒地冻,校园阒寂无声,我在门卫值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高高的个儿,闪亮的大眼透射出睿智豁达的光芒,说话虽有点慢条斯理,但不乏严谨庄重的口吻。经询问登记,他不是别人。正是在隆德乃至宁夏文学界早有名声的文必武先生。他深夜徒步看望我的同事刘富安老师,刘老师是他的舅舅。惊喜之余我拉着文先生的手连忙让座,端水沏茶,迫不及待地询问《山泉》期刊的创办情况,话音未落,文先生眼里流露出一丝忧郁,惋惜地说:“学校经费拮据,《山泉》暂时停刊。”我听后略微震颤了一下,一股五味杂陈的感觉涌上心头。几句短暂的交流,文先生从我的口气中了解到我也是《山泉》的追随者、崇拜者时,刚才阴云密布的脸顷刻变得晴朗起来,真诚地说:“杜老师多读书看报,勤练笔多写稿,如果《山泉》续办,届时我通知你。”尽管隆德的冬季寒气逼人,朔风呼呼地刮着,但室内温情犹在,暖意融融。文先生跟我促膝聊叙到子夜时分才分手。是《山泉》在我与文先生之间架设了一座相识、相知、相熟的桥梁,从此文先生成为我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位知己。
终于有一天,文先生给我打来电话,高兴地说:“《山泉》在校委领导的关怀下又要复刊。”并把他的邮箱发给我,同时他还吩咐我多学习多投稿。我受到文先生的鼓励与鞭策,欣喜万分,将小小说《中奖》和短诗《三小谱》及时发给了文先生。时隔数日不见音讯,我以为泥牛入海,再不好打扰文先生,只好在一股脑干好分内工作的同时,抽时间挤时间奔波于学校图书室,抱定自己“腹有诗书不患贫”理想信念。
又过数日,文先生打来电话,让我到职中来取2013年第四期《山泉》,并说我的两篇投稿均已采用。当时听了之后我的心里涌动着一股热流,是振奋还是激动,难以名状。那天,我带着一篇散文《抹不掉的记忆》去拜访文先生。我轻轻地敲开门,文先生正在一丝不苟地工作。见面后文先生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倒水沏茶。文先生愈加客气我愈加紧张,连说话都有点支支吾吾。停留片刻,我把稿子双手交给文先生。文先生看完后对文章的其中一句重点提出修改意见,对我看来一句不经意的话语,文先生分析透理,我终于听懂了文先生的意思,写作要做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颈须。”何况我们这个回汉相聚的民族群体中,一句小小的纰漏有可能引发非议,文先生的一席话令我倍受鼓舞,倍受感动。既红着脸又出着汗暗自折服。文先生深厚的理论功底,精湛的写作技巧,敏锐的观察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他为这份杂志付出的心血我感到由衷的敬佩。
我接过飘着淡淡的墨香的新刊《山泉》,告辞了文先生走出职中校门。天空云霭密布,飘洒着片片雪花,但我并不觉得冰冷,身轻似燕欢快如兔地奔跑起来……
深夜我如饮甘露般地咀嚼着《山泉》上面的每一篇。《山泉》好文章,好作品如纯醇甘泉滋润着我的心田,仔细品尝文风淳朴,语句精练,格调清新,主题鲜明,故事鲜活,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写作,不管是教师的还是学生的作品,激荡着时代的主旋律,跳动着和谐社会的脉搏。《远去的课桌》一文结尾,我们国家为了构建孩子的精神家园,正在实施“普九”政策的时候,一个女孩竟然离她的课桌越来越远了,读后让人忧心,担心,揪心,不容置疑让人产生思想共鸣,引发深沉的思考。《祭祖节》不但写出了人间真情,记录下山村的美丽变化,而且秦老二带孙子开阔了眼界,初涉社会认识了大自然,幼小的心灵受到洗涤,让人荡气回肠,欣喜万分。
蓦然发现《山泉》你已经占据了我的一部分生活,成了我潜在内心深处的一个美好。许多时间,同学朋友没有事的时候,一桌麻将,一场小酒既联络了感情又打发了光阴,何乐而不为。可是我一直内心深处,感觉到自己在文化层次方面的欠缺,也一直在用读报纸和书来回填少年时代因贪玩而造成的鸿沟,也只能从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报纸和书卷里寻找继续走下去的理由。是《山泉》墨香伴我成了生活里的一种心境,它在我心里有着不同寻常的亲切感,它像一位忠实的朋友,更像一位慈祥的长者激励和伴随着我在人生道路上一路前行。
审阅:高蕊
简评:娓娓道来与一本杂志的渊源,从一位读者到自己的文章成功被该杂志采用,这其中的喜悦对一位文学热爱者来说自是不言而喻的。作者再一次现身说法,让我们看到只要有梦想就该付出行动,终究会实现的。
终审:严景新